主角是李默张磊的叫做《精神病无责?那就都别玩了》,这本的作者是尤话倾心创作的一本豪门总裁类,内容主要讲述:
1.李默坐在面馆靠角落的位置,面前的牛肉面已经凉透了,
他的眼神若有若无的盯着门外单元楼窗户上的人影移动。那人影是张磊,穿着灰扑扑的卫衣,
正把一盆仙人掌往阳台外伸。面馆的风扇转得吱呀响,吹起他笔记本的页角,
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红色铅笔标注的时间,“9:47,张磊母亲出门扔垃圾,
耗时2分13秒”“11:19,张磊在阳台拍手,持续48秒”。
盯着张磊的身影,李默的眼前突然蒙了层雾,那是半个月前的正午,
那天他刚结束外地出差回来,刚在地铁站上找到座位,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父亲”,他指尖划开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喊“爸”,
就听见一个女人急切的声音。“你是**的儿子不?他在和平路口被车撞了,流了好多血!
”电话那头的声音抖得不成样,背景里有警车和救护车的声音在远地方响,越来越近。
李默攥着手机撞开地铁门,踩着台阶往地面跑,鞋底蹭得水泥地发响,出地铁口时,
他撞了个卖烤红薯的摊子,红薯滚了一地,摊主骂了句“眼瞎啊”,他没回头,
从口袋里摸出张二十块扔在地上,继续往和平路口跑。他的心跳得像要炸开,
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父亲早上还给他发微信,说买了他爱吃的豆腐,晚上炖豆腐汤。
和平路口的斑马线旁围了圈人,黄线外停着警车,闪着红蓝灯,李默挤进去,
第一眼就看见父亲的电动车,那辆黑色的爱玛电动车,是他去年给父亲买的生日礼物。
车筐里的白菜散在地上,叶子沾着泥,豆腐被碾成糊状,白花花的,混着暗红的血,
车轮还在缓慢转。白色SUV斜停在斑马线中间,前挡风玻璃裂成蛛网,
驾驶座的车门开着,张磊蜷在座位上,头抵着方向盘,肩膀一抽一抽的。不是哭,是笑。
李默看得清楚,那人手里攥着半截方向盘套,上面沾着点血,嘴角咧到耳根。
“这男的开车突然冲出去,老头正骑到斑马线中间,根本没反应!
”旁边穿环卫服的大妈跟人议论,手里的扫帚戳着地,“我亲眼看见的,他撞了人都没停,
还是路人拦下来的,拦的时候还笑呢,怕不是疯了!”“疯了”两个字扎进李默耳朵,
他往前冲了两步,手刚要碰到张磊的胳膊,就被交警拽住。“同志,别激动,先等我们调查!
”交警的手劲大,攥得他胳膊发疼。李默回头,看见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跑过来,
父亲躺在上面,盖着白色被单,被单从肩膀垂到脚踝,只有头发露在外面,灰扑扑的,
沾着血痂。担架经过他身边时,他闻到父亲身上的味道,他想喊“爸”,
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发不出声。医院抢救室的灯亮了三个小时。李默坐在走廊的塑料椅上,
地上扔着三个空矿泉水瓶,瓶身被捏得变了形。灯灭的时候,医生走出来,白大褂上沾着血,
摘了口罩,对着他叹了口气:“抱歉,失血过多,我们尽力了。”李默站起来,腿麻得发颤,
他走到抢救室门口,护士正推着病床出来,父亲的脸露在外面,眼睛闭着,眉头皱着,
像平时睡熟时的样子,只是脸色白得像纸。李默伸手想碰父亲的脸,手在半空中停住,
指尖抖得厉害,最后只碰了碰父亲的袖口。2.李默合上笔记本,
老板这时端来一碗热汤:“小伙子,面都泡胀了,要不要换一碗?”李默摇头,
老板转身走开时,李默的笔在笔记本上又画了道横线——“10:03,
张磊阳台摆弄绿植,持续17分钟”。这是他蹲守的第十一天,
笔记本上每一页都分了三列:时间、张磊的动作、环境细节。他甚至记了“10:05,
楼下驶过一辆白色面包车,鸣笛一次,张磊受惊缩回阳台”,这种无关紧要的信息,
他也没放过。手机震动,是警察局的短信:“张磊案调查结果出来了,
有证据证实张磊在开车时属于精神病发作状态,不承担你父亲车祸的法律责任。
”李默盯着短信看了五秒,手死死地握着手机。他收起手机,
抬头时看见张磊的母亲提着保温桶走出单元楼,李默起身结账,看到她走远之后绕到楼后。
这里堆着废弃的床垫和旧家具,墙根有个生锈的下水道口,单元楼的监控在正门左侧,
镜头覆盖范围到二楼阳台,三楼以上和楼后都是盲区,这是他用手机摄像头反复测试过的,
站在旧家具堆后,能清楚看见三楼阳台,却不会被监控拍到。他从背包里拿出卷尺,
量了从楼后到三楼阳台的距离,又记了阳台护栏的高度,在笔记本上画了简易的俯视图,
用红笔圈出监控盲区的范围。接下来的三天,李默把精力放在配钥匙上,
他之前拓下的锁模是塑料材质,硬度过低,第一次用铜坯压制时,齿纹歪了,
钥匙插不进锁孔。他去很远的五金店买了三种不同厚度的铜坯,
又去二手市场秘密买了个砂轮机,在巷子里的废弃仓库里反复打磨。第二次试钥匙,
能**锁孔,却转不动,第三次,齿纹磨得太浅,钥匙一拔就掉,直到第五次,
钥匙终于能顺利**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李默攥着钥匙,
又反复在张磊家同款锁芯里试了三次,确认齿纹吻合度足够,才用酒精棉反复擦拭,
去除指纹和铜屑,最后放进密封袋,藏进背包最底层。工具筹备还缺一样,
能掩盖脚印的鞋子,他之前在张磊家客厅见过一双黑色皮鞋,摆在电视柜下,
鞋码4**。他去二手市场逛了两天,在一个地摊上找到同款旧皮鞋,他花五十块买下,
他从网上买了薄橡胶片,按照鞋底的纹路裁剪,用强力胶一点一点粘在鞋底,
这样走路时不会留下原有的鞋纹,同时能模仿皮鞋的硬度。粘好后,
他在自家客厅来回走了几十遍,调整橡胶片的位置,确保走路时没有异响,
才把鞋子放进鞋盒,藏在衣柜最里面。手套选的是无粉乳胶手套,他一次买了十副,
每次试工具时都戴新的,用过的手套当场用剪刀剪成碎片,装进密封袋,扔进不同的垃圾桶,
尼龙绳选了三毫米粗的工业级款式,承重能达到五十公斤。他把绳子绕在钢管上,
用砂纸打磨边缘,直到表面变得哑光,再用酒精浸泡半小时,去除出厂时残留的纤维和标识,
浸泡后,他又用吹风机吹干,放在阳光下暴晒两小时,确保酒精完全挥发。最后,
他在仓库里找了个和张磊体型相似的旧沙袋,模拟勒颈的动作,
测试绳子的收紧度和留下的痕迹,调整发力的角度,直到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沙袋“静止”,
且绳子上不会留下特殊的摩擦痕迹,之后他把仓库的所有痕迹都处理干净。
3.第十四天早上,李默提前一小时到了单元楼后,他躲在旧床垫后面,
从背包里拿出望远镜,盯着三楼阳台。张磊就坐在藤椅上。七点十五分,
张磊的母亲提着布包走出单元楼。李默看了眼手表,七点十六分。他从床垫后钻出来,
绕到单元楼正门,假装看手机,观察进出的居民。七点三十分,小区里的人渐渐多起来,
有上班的年轻人,有送孩子上学的老人。中午十二点,张磊母亲回来,下午一点五十分,
张磊母亲再次出门,这次她提着一个空水桶,应该是去小区的公共饮水机打水,
李默之前观察过,她家的水桶每周三、周六下午会空,需要去打水,单程需要十五分钟左右。
两点零五分,李默确认张磊母亲的身影消失在小区饮水机方向,才从床垫后钻出来。
他戴上手套,从背包里拿出鞋盒,换上皮鞋,手里攥着钥匙和尼龙绳,
沿着墙根走到单元楼侧面的楼梯间。楼梯间的声控灯坏了,他用手机手电筒照着台阶,
一步一步往上走,鞋底蹭过灰尘,没留下明显痕迹。走到二楼时,他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