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资讯 >

碎界书(古川柳月娘)全文浏览_碎界书全文浏览

发表时间:2025-07-03 16:48     编辑:夕渊
碎界书

碎界书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动人让人爱不释手,作者是道常在,推荐大家阅读。

作者:道常在 状态:已完结 类型:都市
立即阅读

《碎界书》 小说介绍

主人公是古川柳月娘,书名叫《碎界书》,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文章,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碎界书》 第4章 免费试读

三年的时光,足以将青石镇石板路上的车辙印磨得更深,足以让济仁堂药柜上那些乌沉沉的抽屉被无数次开合摩挲得愈发温润油亮,也足以让一个初来时手脚笨拙、满眼怯生的农家少年,蜕变成药铺里一道沉稳可靠的风景。

晨曦微露,青石镇尚未完全苏醒。薄雾带着凉意,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氤氲。济仁堂沉重的乌木门板已被卸下,整齐地码放在墙边。古川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学徒短褂,正拿着一个细藤编的笤帚,仔细地清扫着门前台阶上的尘土和昨夜飘落的零星树叶。动作不急不缓,带着一种经年累月形成的韵律感。

扫净台阶,他转身回到店内。清晨的药铺,弥漫着一股格外清新的、混合着露水和干燥草木的气息。他熟稔地从墙角水缸里舀水,浸湿一块干净的粗布抹布,开始擦拭那光可鉴人的乌木柜台。每一个角落,每一道木纹的缝隙,都被他耐心地抚过,不留一丝浮尘。做完这些,他走到那排顶天立地的巨大药柜前,踮起脚,手指精准地拉开几个位于高处的抽屉——那是存放着需要通风防潮药材的位置——将里面的药草轻轻翻动,让它们均匀地接触到清晨微凉的空气。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柜台后,拿起那把陪伴他三年的黄铜小药秤。秤杆被摩挲得温润光滑,秤砣小巧精致。他指尖微动,极其熟练地捻起一撮干燥的甘草片,放入小小的秤盘。秤杆在他指尖下轻轻晃动,几乎不需要刻意寻找平衡点,便稳稳地停在一个刻度上。不多不少,正好三钱。那动作之娴熟精准,如同呼吸般自然。

“嗯。”一声轻微的鼻音从身后传来。

古川连忙放下药秤,转过身,恭敬地行礼:“先生。”

周先生不知何时已站在后堂通往店铺的门帘处。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只是鬓边的白发似乎又添了几许。他看着古川,那双清亮的眼睛里,此刻没有往日的严肃,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如同看着一块渐渐被打磨出温润光泽的璞玉。

“今日该整理后院晒的那些茵陈了,”周先生声音不高,吩咐道,“午后日头毒,记得早些收进来,翻动要勤,莫让热气捂着了。”

“是,先生。”古川应道,声音沉稳。茵陈的药性、晾晒的火候、保存的要点,早已在他心中滚瓜烂熟。

这三年的光阴,没有虚度。从最初的懵懂笨拙,到如今对几百味常用药材的气味、形状、药性如数家珍;从磕磕绊绊地辨认药方上的字迹,到能流畅地诵读《汤头歌诀》、《药性赋》,甚至能帮周先生誊抄一些不太复杂的方剂;从碾药碾得手心生泡,到如今手持铜药秤,分量拿捏得分毫不差……汗水、疲惫、无数个在微弱油灯下苦读的夜晚,都化作了指尖这份沉甸甸的、带着草木清苦气息的“本事”。

周先生待他,亦师亦父。严厉是底色,却从不吝啬教导。那些枯燥的药理知识,在周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而富有逻辑。他不仅教古川识药抓药,更会在处理一些乡民常见的小病小痛时,让古川在一旁观摩,事后详细解释病因、药理、配伍的奥妙。偶尔遇到棘手的病人,周先生凝神诊脉、开方时那种专注忘我的神情,对古川而言,本身就是一堂无声的课。

正午刚过,药铺里短暂地安静下来。周先生在后堂小憩,古川正将晒好的茵陈仔细地收入干净的麻布袋中。突然,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妇人带着哭腔的呼喊,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周先生!周先生救命啊!”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脸色煞白,头发凌乱,怀里抱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跌跌撞撞地冲进济仁堂。孩子在她怀里紧闭双眼,小脸涨得通红,呼吸急促,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鸣音,小小的身体痛苦地抽搐着。

“铁蛋!铁蛋你醒醒!别吓娘啊!”妇人六神无主,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古川心头一紧,放下手中的麻袋,快步迎了上去。他一眼就看出孩子情况危急,那呼吸困难的症状极其凶险!

“大婶别急!”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一边示意妇人将孩子平放在药铺里唯一一张供病人休息的长条木凳上,一边迅速上前查看。孩子牙关紧咬,嘴唇发绀,喉间痰鸣音越来越响,小胸脯剧烈起伏,眼看就要窒息!

是痰壅喉闭!古川脑中瞬间闪过周先生处理过类似急症的情形!时间就是命!

“先生!”他扬声向后堂急唤,同时手下动作没有丝毫迟疑。他迅速解开孩子领口的衣扣,让其呼吸道尽量畅通。目光飞快扫过药柜,锁定几个抽屉的位置!

周先生已被惊动,掀帘而出。他看到古川的动作和孩子的状况,眉头骤然锁紧,但没有立刻上前,而是站在一步之外,目光如电,紧紧盯着古川的每一个动作。

只见古川疾步冲到药柜前,精准地拉开两个抽屉,毫不犹豫地抓出一小撮白芥子,又取了一小撮皂角末,混合在一起!动作快而不乱!他取过柜台上的小药钵,将混合的药末倒入,随手拿起药杵,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道将其捣碾成极其细碎的粉末!

“水!”古川低喝一声。

旁边的另一个学徒伙计早已被这阵仗吓住,闻言才如梦初醒,慌忙递过一碗清水。

古川接过水碗,毫不犹豫地将那细碎的药末倒入水中,用筷子迅速搅匀。药末入水,瞬间溶解,散发出一股极其辛辣刺鼻的气味!他端着药碗,快步回到孩子身边,左手捏开孩子的下颌,右手稳稳地端着药碗,对准孩子的口鼻!

辛辣的药气混合着水雾,猛烈地刺激着孩子的口鼻和咽喉!

“咳咳!咳咳咳——呕——!”

孩子被这强烈的刺激激得猛地弓起身子,爆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烈咳嗽!一大口粘稠浓黄的痰液混合着药水,被他猛地咳了出来!喷溅在地上!

随着这口浓痰咳出,孩子那可怕的喘息声如同被掐断般骤然停止!涨红的小脸迅速褪去紫色,呼吸虽然还带着急促,却已明显顺畅起来!他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声音洪亮,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委屈和惊恐。

“铁蛋!铁蛋!”妇人扑上去,紧紧抱住孩子,眼泪汹涌而出,是后怕,更是狂喜。

古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已被冷汗浸透,握着空碗的手指微微发颤。刚才那一瞬间,完全是凭借这三年来刻进骨子里的知识和无数次模拟应对练就的本能反应!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起头,看向周先生。周先生依旧站在原地,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那双清亮的眼睛,深深地看了古川一眼。那目光里,有审视,有凝重,最终化作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赞许和……一种仿佛完成了某种托付的释然。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才走上前,开始安抚惊魂未定的妇人,为刚刚脱离危险的孩子仔细诊脉。

那一刻,古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这无声的肯定,比任何夸奖都更珍贵。他不再是只能打杂的小学徒了。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济仁堂的招牌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古川正在柜台后整理着一天下来有些凌乱的药方签。药铺里弥漫着熟悉的、令人心安的草木芬芳。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相对安静的西街显得格外突兀。蹄声在济仁堂门口戛然而止。

一个风尘仆仆、穿着古家坳那边常见粗布短褂的汉子,几乎是滚鞍下马,满脸焦急,一头撞进了药铺!

“古川!古川在吗?”他声音嘶哑,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一种不祥的焦灼。

古川心头猛地一跳,一种莫名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他认出来人,是邻村的王二牛,偶尔会帮古家坳的人捎带点东西。

“王二叔?我在这!出什么事了?”古川绕过柜台,快步迎上去。

王二牛一把抓住古川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声音带着哭腔:“川娃子!快!快跟我回去!你……***……***他……走了!”

“走了?”古川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两个字,仿佛无法理解它们的含义。

“今儿早上……还好好的……晌午说胸口闷……躺下歇歇……就……就再没醒过来……”王二牛语无伦次,眼圈通红,“你爹……你爹让你赶紧回去……送……送老根叔最后一程……”

爷爷……走了?

那个总是蹲在门槛旁石墩子上,吧嗒着呛人烟袋锅,眉头永远锁着愁苦,将每一枚铜钱都数得极其缓慢、极其沉重的身影……没了?

古川只觉得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瞬间冻僵了四肢百骸。济仁堂里弥漫的药香,柜台油亮的光泽,窗外温暖的夕阳……所有的一切都仿佛瞬间褪色、扭曲,变得遥远而不真实。耳朵里只剩下王二牛那句“再没醒过来”在反复轰鸣。

他踉跄了一步,扶住冰冷的乌木柜台才勉强站稳。指尖触碰到那光滑的木头,却感觉不到丝毫温度。

周先生不知何时已站在了门帘处,静静地听着。他清癯的脸上没有任何惊讶,只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沉静和悲悯。他看着古川瞬间煞白、失魂落魄的脸,看着少年眼中那猝不及防的巨大空洞和茫然无措的痛楚。

“古川,”周先生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一泓深泉,穿透了古川耳中的轰鸣,“收拾一下,即刻随你这位叔伯回去。铺子里的事,不必挂心。”

古川僵硬地转过头,看向周先生。先生清亮的眼眸里,映着他自己惨白如纸的脸。那目光里,没有安慰的空话,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无声的支撑。

“先生……”古川张了张嘴,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滚烫的棉花,嘶哑得几乎发不出声音。他想问爷爷走时痛苦吗?想说自己还没能……还没能真正让爷爷看到自己学成的样子,还没能让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哪怕一次……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的、破碎的哽咽。

他猛地低下头,肩膀无法控制地颤抖起来。三年来的点滴——爷爷蹲在门口数铜钱时沉重的叹息,在他离家那天清晨隔着晨雾远远望来的浑浊目光,还有记忆中更早的、当他还是个懵懂孩童时,爷爷偶尔省下半块糖塞进他手心的、那布满老茧的粗糙掌心……所有关于那个沉默、愁苦却如山般支撑着这个家的老人的画面,此刻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击着他。

没有嚎啕大哭,只有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如同受伤幼兽般的呜咽,在弥漫着药香的济仁堂里低低回荡。柜台上的黄铜药秤静静地躺着,秤杆笔直,秤盘空空,映着窗外残阳如血。

周先生无声地叹了口气,走上前,枯瘦却温暖的手掌,轻轻按在古川剧烈颤抖的肩上。

“去吧,孩子。送老人家……安心上路。”

碎界书
碎界书
道常在/著| 都市| 已完结
主人公是古川柳月娘,书名叫《碎界书》,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文章,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谢师伯收留!”古川心头一松,连忙再次躬身。“不必多礼。”周济生摆摆手,指了指柜台后那两个学徒,“认识一下。捣药的那个,叫林小石,手脚还算勤快,就是毛糙了点。”捣药的少年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咧嘴笑了笑。“这个,”周济生又指向那个方脸壮实的青年,“赵大柱,比你早来一年半,性子憨实,认药还需下功夫。”赵大柱脸一红,有些局促地放下秤盘,对着古川抱了抱拳。“古川见过两位师兄。”古川拱手回礼,